“大众化培训”是烟台市妇联贯穿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工作始终的基本理念。近期,市妇联对培训工作的大众化普及程度进行了调研,调研情况如下。
一、培训工作的主要成效
据统计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培训594场,培训妇女11.8万余人次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。
一是契合了新时期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。各级妇联组织从群众需求出发,将妇女权益维护、婚姻家庭指导、家庭教育、心理健康疏导、健康生活、文化娱乐、农业科技等七个方面作为开展培训的主要内容,并通过丰富多彩、寓教于乐的培训形式,让群众进得来、坐得住、听得懂,切实满足了新时期基层群众的所需所盼,成为群众喜爱的“家门口讲堂”。
二是妇女工作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壮大。各级妇联组织把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作为服务农村妇女的重要载体,不仅有效整合巾帼科技致富、和谐家庭创建、激情广场等自身品牌载体,而且创作推出了“新女性文明三字经”,作为提升妇女素质的新品牌、新载体;不仅充分发挥妇女之家、妇女儿童家园等基层阵地作用,而且将宣传阵地向室外、向高校延伸、向新媒体拓展;不仅调动起各级巾帼志愿服务队的宣讲积极性,而且发现挖掘了一批蕴藏在群众中有威信、有影响、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妇女骨干,进一步壮大了基层妇女工作实力。
三是进一步夯实了妇联组织的群众工作基础。各级妇联组织把组织开展好培训工作作为聚焦“四风”、改进作风,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的有利契机,秉承“做群众,群众做”的工作理念,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,让群众唱主角,在确定培训内容、创新培训形式等方面都切实做到接地气、聚人气,真正把培训的过程当做办实事、暖人心的过程,通过一场场培训活动把广大妇女凝聚在妇联组织周围,进一步夯实了党的妇女群众基础。
二、推进培训工作“大众化”的经验做法
(一)把握“三个层次”,努力实现培训对象“广覆盖”。一是以需定讲,开展普及性培训。各级妇联组织利用发放调查问卷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深入开展调查摸底,围绕基层所需所盼确立培训内容,推出了20多项精品课程,推广“菜单式”培训。二是凸显文明,开展特色化培训。着眼于女性素质提升,创作推出了“新女性文明三字经”,从规范女性日常行为入手,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化为立志、修身、持家、孝亲等八方面内容,并在全市层层开展“学唱三字经,巾帼文明行”推广传唱活动,通过举办讲读会、专题讲座,编演广场舞、健身操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家入户、入脑入心,先后开展传唱活动120余场,发放小册子读本等宣传资料25万余份,为广大妇女提升文明素养树立了通俗易懂、可学可行的行为标尺。三是分类施教,开展提升性培训。将培训工作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融合,紧密结合基层民主管理、产业结构调整、发展特色农业等中心工作需要,组织有发展意愿、致富能力的妇女,参与女“两委”成员培训班、职业女农民培训班、职业资格培训等各类专题性、提升性培训。如,福山、莱州、蓬莱、芝罘等地开展育婴师培训3000多人次;蓬莱、长岛等县市区举办的“农家大嫂”、“农家乐”、“渔家乐”等专题培训班在服务大局、服务妇女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。
(二)整合“三种资源”,精心打造“大众化”宣讲平台。
一是整合载体资源,丰富大众化宣讲模式。开展“面对面”宣讲,各级将培训与和谐家庭创建相结合,充分发挥婚姻健康大讲堂、关爱女性健康大讲堂、幸福课堂、国学讲堂等品牌载体的影响力,开展“大讲堂下基层”活动,吸引广大妇女参与;开展“广场式”宣讲,把“好歌大家唱”激情广场拓展至15个县市区的社区广场,不仅打造百姓舞台,更使其成为时代讲台,邀请群众典型现身说法,传播文明礼仪、健康生活、志愿服务等主流价值观;开展“热线式”宣讲,充分发挥维权热线、法律援助热线、家教热线等作用,在解答群众咨询的同时更宣传普及科教常识。二是整合人才资源,构建大众化宣讲队伍。组建专业化队伍,争取高校、党校、机关单位等社会力量建立县级以上讲师团14个,开展下基层服务300多场;组建乡土化队伍,在充分利用巾帼志愿服务队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,着力组建妇女骨干宣讲队,把在群众中有威信、有影响、热心为妇女服务的女性骨干吸纳为宣讲团成员,“培训一个带动一片”,龙口市妇联组建了村级妇代会主任宣讲队,利用村级广播每天宣读相关培训读本;组建示范化队伍,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,组建起和谐家庭事迹报告团、优秀母亲宣讲团、科技致富女能手宣讲团等典型宣讲队伍,巡回各县市区举办报告会上百场。三是整合社会资源,拓展大众化宣讲阵地。向基层宣传阵地拓展,把“新女性文明三字经”内容制成刊板、宣传画等,不仅进村居妇女之家,更进文明一条街、文明楼院,龙口市在文明一条街中专门设置“新三字经”宣传墙,并拍摄电视公益广告在黄金时段播放;向网络等传媒阵地拓展,利用农村父母课堂、微信、飞信、qq群等网络平台开展培训,进一步扩大覆盖面和受益率,长岛县在政府论坛开设“女性雅社”专栏,专门面向基层妇女进行宣讲培训;向驻烟大中专院校拓展,联合设立素质教育、技能培训基地,开设社会公益班、社区服务班、短期集训班等班次,满足不同层次妇女需求,市妇联依托烟台职业学院女性素质培训示范基地“名萱学堂”培训妇女8000多人。
(三)抓住“三个关键”,以长效机制推进培训工作“大格局”。
一是纳入“大盘子”。将培训纳入全市“乡村文明行动”大局,同部署、同考核、同推进,并被列为市委督查项目。市妇联成为指标完成牵头考核部门,构建起“党委主导、妇联牵头、部门配合”的良性工作格局。招远、龙口等地把培训工作纳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目标责任制,作为各镇街年底排名的重要内容。二是保证投入。与市文明办联合举办全市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讲师团成立暨妇女骨干培训班,明确提出“培训工作由各级文明办和妇联共同组织实施,文明办负责协调做好经费保障工作,妇联组织负责具体落实”,莱山区财政投入81万元推广普及“新女性文明三字经”,蓬莱财政按照每年60场、每场1000元标准予以全额补贴,招远财政先期投入7.2万元,根据培训开展情况进行追加,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,目前全市累计投入64万元。三是强化考核。与市文明办联合制定下发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工作考核细则,对每项工作任务怎么干、干到什么程度、达到什么效果进行量化规定,实行“周规划、月总结、季通报”制度,定期对培训情况进行督查,督查结果列入《市委督查》进行全市通报,切实增强各级推进培训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。莱州市妇联在加强镇街考核的基础上,还制定了培训讲师授课评价表,从语言表达、授课内容、技巧等方面进行现场评价,不断提高授课质量,并形成了一批实际实用、受基层欢迎的精品课程。
三、存在问题及建议
从调研情况看,培训工作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关注,广大农村妇女参与热情高,社会各界给予了大力支持,社会反响比较好。但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。如认识程度不够,部分农村妇女对培训认识不足,认为培训浪费时间和精力,没有挣钱实惠,参加培训的主动性不强,还有的妇女对培训存在盲目性,别人学什么也跟着学什么,缺乏学习的自主意识;经费保障不到位,多数县(区)的培训经费自己解决,讲师团成员基本上是义务劳动;师资力量薄弱,由于是公益无偿,增加了妇联与讲师所在单位协调的难度,授课时间很难保证,同时,讲师的质量、数量、结构、年龄等也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培训的质量效益等等。针对这些问题,我们认为要纵深推进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工作还应着力于“三个方面”:
一是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政府在培训中的引领作用。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。各级党委政府应树立“大培训”观念,坚持以妇女文明素质提升引领新农村建设;要加强领导,把培训工作纳入乡风文明行动评价指标,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,形成推动合力;要规范资金投入,研究制定关于农村妇女培训专项经费标准,确保农村妇女能够获得及时相关的普及性、提升性培训。
二是要激发广大妇女参与培训的主体意识。只有变“要我培训”为“我要培训”,使参加培训成为广大妇女的热切期盼和自觉行为,新农村教育培训才真正落地生根。因此,要不断创新培训形式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、用身边看得见的典型潜移默化地影响带动妇女,进一步提高妇女参与培训的积极性、主动性和创造性;要不断丰富培训内容,对不同层次、不同需求的妇女开展定向、订单、专题、专业性培训,实现供需衔接,同时,还要注重弘扬传统家庭美德、伦理道德,进一步做好“新女性文明三字经”的推广传唱,引导广大妇女争做慈母、孝女、贤妻、善邻;要不断拓展培训阵地,充分整合三八科技示范基地、创业就业孵化基地、女性素质培训基地等阵地资源,依托基地优质师资开展各类提升性培训,提高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档次。
三是要探索建立教育培训长效机制。提升农民文明素养、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能一蹴而就,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。要强化师资,培养一支具有乡土气息、满足妇女多样需求的讲师队伍,开发一批既实际实用又深受欢迎的精品课程,让基层广大妇女随时随地能够得到培训、获得帮助;要搞好工作结合,推动“新农村新生活”培训与妇联品牌工程相互渗透、统筹推进家庭道德、家庭平安、家庭教育工作,大力倡扬以孝爱、幸福、书香、生态为主要内容的家庭文化,引导广大家庭成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培育形成良好的家风、民风、社风;要健全完善目标责任机制和督导考核机制,细化培训计划,将培训任务目标量化落实到年度、分解到季度甚至每个月,落实到县市区、镇街,对每项工作任务怎么干、干到什么程度、达到什么效果提出明确要求,并通过查看资料、实地查看、个别走访、座谈了解等方式,不定期进行督查,及时总结推广先进经验,发现存在问题,改进培训措施。